学校教学规章制度
|
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争创一流 工程行动 ——哈尔滨工程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制定哈尔滨工程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机关院(系)育人主体责任,努力营造管理与服务,教师、学生追求卓越的创优氛围,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推进。深刻认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学校层面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协同融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改革推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能力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新目标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关键性问题和重点性问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评价,切实把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执行与改进效果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三、立足一流目标定位,筑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立足学校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定位,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政治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着力营造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倾听师生、信任师生、服务师生”不断追求卓越的管理服务育人氛围。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育人意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积极思考,理智选择。坚持不懈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聚焦中心工作凝聚思想共识。聚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奋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新局面。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分别召开2次会议,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每年召开1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总结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绩,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坚持深入本科教学一线,每年听课不少于4次(至少包含1次思政课程),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座谈,聆听师生声音,主动谋划,加强领导,坚持“以本为本”,统筹推进“四个回归”,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汇聚各方智慧,凝聚思想共识,使争创一流本科教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以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为参照,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进行整体设计,以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为导向,全面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按照《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修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修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高质量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定规格。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19年9月 4.确保经费优先教育教学。学校从资金筹措、资金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优先投入本科教学,每年教学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满足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设施配备、图书资料采购、实验实习与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等经费需要。严格落实《哈尔滨工程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本科生教学经费增幅不低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经费增幅。鼓励学院利用自筹经费投入本科教学。 牵头部门:财务处 配合单位:审计处、发展计划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5.促进管理服务教育教学。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和是否有利于教师倾心教学为判断准绳,进一步完善以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全校各部门主动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全校正处级干部每年听课不少于4次,每年至少提出1项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具体举措并牵头付诸实施,该项内容应体现在部门重点工作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根据学生数量合理配置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学生参政议政及监督督办关键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及学生校务参事制度,激发学生参政议政热情,畅通学生与全校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各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6.坚持舆论导向教育教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宣传重点,在工学周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上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改革成果。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打好宣传教书育人主动仗,积极挖掘大力弘扬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氛围。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激励教师倾心教学 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投身教学工作,下苦功夫、求真学问,通过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着力营造教师“主动设计、倾心教学、善于改革”不断追求卓越的教书育人氛围。 7.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增加师德师风在职称晋升、岗位评聘、人才计划推荐、评选表彰、干部选用中的比重,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持教师绩效考核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提高教师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强化教师育人工作职责。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师德负面清单和失范处理办法》,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牵头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 配合单位: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校工会、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人力资源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8.强化教学主体责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900人,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与聘用工作,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轮教师岗位聘用工作指导意见》。坚持把教书育人成效作为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任务。坚守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施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工作方案》,教师职称晋升前必须先过教学评价关。完善教育教学奖励方案,充分体现教师从事本科人才培养应获得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牵头部门:人力资源处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9.激发学院和基层学术组织办学活力。优化岗位设置与聘用、职称评聘、绩效津贴发放等制度办法,学校政策向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倾斜,向通识教育平台和大类教育平台课程倾斜,向教学投入大、教学水平高、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成果突出、教学效果好的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和教师倾斜。贯彻《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落实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促进课程组与学术团队全面融合,激发学院及基层学术组织办学活力。 牵头部门:人力资源处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10.试点教师挂牌授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挂牌授课实施方案》,率先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大类教育平台课程中开展教师挂牌授课,逐步推广至学院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教师,逐步开展教师任课淘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人力资源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0年9月 11.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拓展培训资源,丰富培训方式,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经历、国际交流经历、安全保密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力度,专任教师中具有一年及以上国(境)外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0%,工科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与发展相关活动,致力于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学,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职业能力水平与素养。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培训,出台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开展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牵头部门:人力资源处 配合单位:离退休处、本科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保密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12.严格教师课程准入及退出管理。严把教师资格审查和教师授课质量关,推广课程教师竞聘制度,遴选优秀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拓展学生评价教师反馈渠道,对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结果不合格,或学生反映较大的授课教师,实行“黄牌”警告,对警告后测评仍未合格的教师,停止其此门课程的授课资格。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13.严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管理。进一步弘扬学校“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引导教师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对表现不佳的予以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违反规范的予以严肃处理,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坚持课表面前人人平等,严管、严抓教学秩序,从严停调课审批,取消A、B角制度,共同授课应明确每人授课内容及学时。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五、汇聚一流教学资源,提升系统育人能力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必要的帮辅,着力营造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不断追求卓越的求学文化氛围。 14.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按照《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专业管理办法》,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实质等效认证和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加快推进海洋机器人、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海洋信息专业筹建工作。三年内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发展计划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2年12月 15.建设工程金课。深入解析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优质课程建设,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名师领衔、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优质课程,三年内入选20门左右国家金课。推进大类平台课程、学院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研究生课程、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完善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精心培育优质教材,出版一批体现学校“三海一核”特色的高水平教材。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研究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2年12月 16.实施科学研究反哺育人推进工程。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以讲座、案例、项目等为主要承载形式,推动基层学术组织将最新科研成果凝练固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兴海学术团队必须为本科生开设系列科研学术前沿讲座,必须将科研案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切实向本科生开放,学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实验室必须为本科生开设实验教学项目,推动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牵头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17.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突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育人功能,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向全体本科生开放。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资源,推进工程实践平台的转型升级,加强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实践教育项目建设,改革学生实践导向机制,提升学生工程素养与能力。依托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烟台研究院等,积极拓展学生实习实训渠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接与转化。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有资产管理处、人力资源处、工程训练中心、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烟台研究院/研究生建设管理办公室、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18.加强创新创业与就业育人资源建设。加强创新创业与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师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即时性。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学术论文指导等方面的课程,重点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创新方法实验课程建设。推进创新方法通识教材、专创融合教材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材建设。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建设校友、企业等优质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课程。把创新创业覆盖面和能力提升作为工作抓手,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三年内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普及率达到90%。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 配合单位:校团委、本科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处、工程训练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期刊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19.丰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际联合学院、中外合作项目等办学形式,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吸收、融合。实施学生参加外语培训及外语水平考试支持计划,持续营造本科生海外学习的氛围,力争当年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稳定在当年招生数量的10%以上。修订《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出国校际交流管理规定》,优化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支持学生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 牵头部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配合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本科生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2年12月 20.强化图书馆资源建设。制定符合“双一流”建设、“双创”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图书资源建设规划,建立满足纸质和数字图书资源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逐年增加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投入,生均纸质图书(册)、电子图书(册)稳步增长。物理馆藏和数字馆藏并重,构建以特色优势学科领域文献见长、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打造能够满足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线上线下图书资源。加强图书馆多媒体研讨教室建设,提升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服务能力。 牵头部门:图书馆 配合单位:发展计划处、财务处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1.构建课程资源平台。大力推进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与“学”的数据获取、存储与使用为核心,构建集课程运行、教学信息、课程建设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平台,实现全部课程平台运行,课程“教”与“学”全过程跟踪记录,课程内容师生“共研、共评、共建”。建立面向校友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服务校友终身学习。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信息化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22.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制定《哈尔滨工程大学智慧教室建设规划》,分步推进传统教室改造升级,着力建设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的智慧教室,全面支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财务处、发展计划处、后勤基建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信息化处、继续教育学院、后勤集团 预期完成时间:2023年12月 六、贯彻一流培养标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培养一流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特色办学领域高质量人才特质和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23.明确课程教学要求。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任务细化到每门课程每个学时,落实到每位授课教师的自觉行动中去,让每一位教师主动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学习成果。加强教材选用管理,以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达成为教材选用标准,坚持开放遴选优质教材,严格控制自编讲义,本科生课程自编讲义比例不超过10%,禁止无教材授课。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党委宣传部、出版社、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4.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以研讨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革,推行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学院(系、部)开设的研讨式教学课程门数不低于学院全部课程门数的30%。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5.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分阶段、有针对性、有效的推进各类课程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完善助教制度,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小班化教学改革推进方案》,逐步将通识教育平台、大类教育平台必修课授课规模缩减到90人左右,学院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授课规模缩减到60人左右。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学生工作部(处)、人力资源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2022年12月 26.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广在线考试,逐步建立考核方式多样、考试时间和次数灵活、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各学院(系、部)开设的过程性考核课程门数不低于学院全部课程门数的50%,其中学院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实施过程性考核。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7.着力提升思政课程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分两专”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构建完善有效的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展计划处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28.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要求落实到每一门课程,要立足课程目标,研究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融入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充分挖掘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强化显性教育,细化隐性教育,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三年内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不少于20门。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学生工作部(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七、构建一流育人机制,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现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关制度的执行力度,深入探索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规范工作制度、健全管理流程、完善数据分享,捋顺衔接环节,建立并促进协同育人机制良性、高效运转,培养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一代新人。 29.提升本科生源质量。把握招生工作规律和研判招生工作趋势,围绕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变化,制定《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提升方案》,以优化招生录取政策、完善招生宣传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为主要举措,通过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政策,深入落实招生宣传分省负责制,打造教师、学生、校友三支招生宣传队伍,推进专业大类招生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本科生源质量提升。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展人才选拔渠道,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构建多元录取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0.严格课程学习要求。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引导,严把课程考核、学籍清理和毕业审核关。引导学生刻苦读书,主动投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自主学习中,通过为其创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习读书空间、学术研究空间、思想交流空间,文化传播空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习内动力,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1.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巩固“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通过励志教育引领学风建设,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要求,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帮助学生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需要,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的关系出发,建设“励志大讲堂”,即小班专题思政课教育体系,通过帮助学生“扣好每一粒扣子”,实现优良学风的建设。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加强课堂学风整改方案》,加强尊师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解决学生课堂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有效发挥学生典型引路和互帮互助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有效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风考纪管理,明确学校、学院、教师职责,将考风考纪建设工作纳入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考核范畴。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2.提升学习指导和学业帮辅实效。拓展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强化对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完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通过朋辈辅导,个体、团体辅导,学业帮扶等帮助学生保持理性平和心态。提升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将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作为其绩效考核要点。以课程为中心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组建学习帮辅互助小组,开展名师讲坛。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到2020年本科生导师配备率达到100%。发挥优秀校友作用,拓展导师选拔渠道,实施校友导师计划。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处) 配合单位:本科生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3.严格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修订《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健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体系,强化学校、学院、基层学术组织职责,完善论文检测及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对选题、开题、过程、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科专业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比例不低于80%,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或考核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4.全面加强军体教育。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开足上好体育课。贯彻落实《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建立行之有效的锻炼模式和长效机制,确保在校本科生每人每天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到2020年,毕业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达到95%以上。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强化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体育部、国防教育学院、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5.切实加强美育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整合学校美育资源,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全校美育工作。坚持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引导,以品牌活动为依托,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强化艺术体验与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艺术团体建设,定期举办艺术教学成果专场汇报演出,定期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陶冶性情与人格。持续加强以哈军工纪念馆为代表的文化场馆建设,不断提升“三海一核”特色文化辐射作用,为加强船海意识、军工文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档案馆(哈军工纪念馆)、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6.完善劳动实践教育。经常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加强专业实践中的劳动锻炼,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切实落实志愿服务工作,制定《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志愿者章程》,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项目改革,探索开展志愿服务新思路,建设一批志愿者服务队和志愿者活动项目,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劳动意识、劳动觉悟、提高劳动能力。 牵头部门:校团委 配合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本科生院、后勤集团、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八、建设一流质量文化,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坚持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大学的首要指标,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全校师生追求卓越,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努力让一流质量文化融入师生血液。 37.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校师生员工牢固确立“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努力形成持续提高质量的强烈意识,广泛宣传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营造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8.推进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切实推进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细则》,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实施基于“学生评学,同行评教,规范检查”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内外评价机制,全面开展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39.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提高认识,努力构建职责明确、全员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形成统领全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性文件。明确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内涵,重视教育质量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系统的操作规范、奖惩制度等文本文件,提高全校教职员工主动投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自觉性。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40.完善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健全以学院本科教育与专业评估、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评价、各种教学专项评价、教师培训与退出机制、日常教学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每年发布《哈尔滨工程大学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状态白皮书》,全面如实反映各学院(系、部)教学质量状态。建立健全基于质量的监控、跟踪、反馈、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定期有效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形成完整的全链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 牵头部门:本科生院 配合单位:各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各学院(系、部) 预期完成时间:长期坚持 |
©2017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哈尔滨工程大学1号楼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19243 管理维护:本科生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