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建“一体两辅双驱”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一流工科人才
发布时间:2020-10-16   浏览次数:3523   打印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天津大学面向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历经12年,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A+)、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等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支撑,共同进行船海领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打造“一体”、强化“两辅”、推动“双驱”等举措,建成全球船海领域课程体系最全、师资力量最雄厚、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最多的专业,培养了大批船海领域一流工科人才。

一、构建“一体两辅双驱”培养体系

  (1)着力打造“一体”:瞄准国家和社会需求,与“三海”(海运、海防、海洋)办学特色相呼应,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打造集国防特色、综合交叉、专业前沿、人格塑造、理工大类、博雅通识六大模块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建成我国船海专业唯一的国家级视频公开课2门,编写船海专业教材29部,课程体系被国内30余所相关院校借鉴引用。吴有生院士认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方向特色鲜明”。

  (2)重点强化“两辅”:依托教师发展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依托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学生情商情怀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全球规模最大,力量雄厚。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高校师德师风先进集体称号,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省大学生道德模范群体称号,涌现了一批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优秀教师,以及自强之星/道德模范/榜样之星。培养了船舶工业系统1/3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总经理、设计大师等),以及大批省部级国家机关和高校领导。

  (3)持续推动“双驱”:发挥科研优势(年均2亿),通过科研纽带辐射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科教融合;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年均200余万)、教师指导、活动普及和赛事强化科创,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建立了与中船重工、中船工业、世界六大船级社、挪威科技、美国伯克利、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和名牌高校的合作交流与联合培养。多次荣获“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和船舶设计类等高级别赛事奖项。

二、创新体系、形成合力、保证质量

  (1)创建一个体系,支撑了一流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加快海洋强国战略建设需求,创建了一个以国防特色、综合交叉、专业前沿、人格塑造、理工大类、博雅通识六大课程模块为特征的特色课程体系,系统支撑一流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中每个模块均有系列课程支撑,便于分模块的灵活调整,有利于课程体系的修订完善、交叉融合以及推广应用。
  (2)实现两个促进,形成了一流工科人才培养合力
充分发挥科研纽带的辐射作用(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人才共享)、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的转化形式(科研案例、毕业设计、科创选题),稳步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拓宽了学术交流的渠道,培养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实现了科研优势和教学优势之间的相互促进,达到了科教共赢。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情商情怀培养,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培养学生“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强化师生使命担当意识,坚定“固我海疆、献身国防”的信念,实现了师生知识能力与人格素养之间的相互促进。
  (3)搭建三个平台,保证了一流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自主学**台:围绕船舶结构、船舶流体、船舶设计和海洋平台自主研发8个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补充已有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打通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网络预约,全面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科创平台:通过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导师指导、活动普及、赛事强化提前让本科生接触科研项目和科创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发展平台:构建师德师强化体系,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术团队竞争力攀升计划,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三、建设成效显著,示范影响深远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自2006年起,历经12年办学,共招收本科生3527名,在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成效卓著,得到美国工程院院士Webster、挪威工程院院士Faltinsen的高度认可。
  (1)一流工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规模和行业贡献最大。一大批毕业生为航母、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海军杀手锏武器装备研制与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培养了船舶工业系统140余个单位中1/3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学生70%以上就业于造船行业、海军装备和国防工业部门;培养了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世界首位独立驾驶“蛟龙号”下潜的女潜航员张奕。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国家级奖励成果丰硕。近三年,本科生参与国、校两级品牌赛事2000余人次;以第一作者获国家级奖项240余项。2017届280名本科生,获国家级奖项256人次,申请专利66项,发表论文11篇,科创成果被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搜狐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2)相关成果辐射效果明显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建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国唯一的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团队成员中2位教师获黑龙江省教师年度人物,1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编写教材29部,发表教改论文54篇。
  构建的“一体两辅双驱”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管理办法、实践举措和制度文件被推广至其他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先后引用和借鉴了该成果。